三阳乡:“老账”不清引纠纷,群英合力断是非
2025-05-08 17:27:09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王萱晴 | 作者:三阳乡美源村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9200

在农村,土地是农民的“命根子”。年前,三阳乡美源村两户村民进行了土地兑换,但因时间久远界线模糊成了邻里矛盾的“导火索”。近期,因其中一户在争议地块新修道路,引发土地权属纠纷。三阳乡司法所美源村委会及“群英”调解团多方协调,于近日成功化解矛盾。  


矛盾起因:历史遗留“模糊账”


上世纪90年代,美源村白羊组村民刘某某兄弟因建房所需,与欧阳某某三兄弟进行了山林兑换,又与彭家组进行了土地兑换。但因年代久远,兑换界限不清,双方对地块权属各执一词。刘某某认为修路地块属于自己,对方未经协商便动工新修道路;邻居阳某某户则坚称对方侵占自家土地。因涉及两组权属争议,双方多次争吵,矛盾愈演愈烈。

联村干部和支村两委成员到刘某某户调查


调解难点:

1. 历史凭证难追溯:三十多年前的兑换无书面协议,仅凭口头约定;当时在场见证人年纪偏大,存在记忆偏差;甚至很多在场见证人已逝世,无法询问。 

2. 现场界限模糊:地块经多年自然变化和人为改造,原始界限难以确认。  

3. 情绪积怨深:多年的争执让双方互不相让,调解一度陷入僵局。

“群英”出动:多方协调破僵局


“群英”及双方当事人到现场商议


三阳乡联村干部联合美源村支村两委成立专项调解组,邀请老干部、老党员、组长、乡贤等“群英”力量参与,采取“三步走”策略:  

第一步:实地调查,还原真相

走访村内老人,查阅历史档案,梳理土地流转脉络。  

联合自然资源部门现场勘测,结合卫星影像对比地块变化。  

第二步:分头沟通,理清诉求

对刘某某户:明确“未经协商动工”的不当性,引导其依法解决。  

对阳某某户:安抚情绪,提出“既要维权,也要互谅”的调解方向。  

第三步:公开评议,群英断是非

召开村民评议会,让双方陈述理由,由“群英”团队现场评议:  

群英老组长刘康良“听我一句劝,当年你们换地时两家和和气气,如今为了几尺路闹僵,让村里人看笑话多不值当!不如各退一步,我做个见证,咱们重新量清楚,以后还是好邻居!”

群英老干部李积平:“这种纠纷我处理过十几起,赌气解决不了问题。我看这样:路既然修了,若确实占了一点地,刘某适当补偿阳某;若没占,阳某也别揪着不放。两家协商个都能接受的方案,行不?”

群英老党员李柱芳:路已经修好了,拆了可惜。我看都是同乡的,各退一步,别为这点地伤了和气,以后还要世代做老乡的。”

群英联村干部司法所长余伟进:都乡里乡亲的,在场的群英也说了很多,提出了三个解决方案:一是强制拆除恢复原状,但最后肯定是两败俱伤。二是走司法程序,影响邻里关系。三是在今天的群英会上,大家各退一步,友好协商,尽量保护双方利益。大家自己选。”

达成协议:搁置争议,共出路


矛盾成功调解,双方握手言和


经多轮协商,双方最终接受调解方案:  

1. 道路共用:新修道路作为双方公共通道。 

2. 书面承诺:双方签订协议,承诺不再因此事引发冲突。


土地有界,人心无界。这起纠纷的化解,得益于“群英断是非”机制的核心——用群众的方法解决群众的问题,既维护了公平,又保留了邻里情谊。

下一步,三阳乡将充分发动群众、组织群众、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,坚持“党建引领、社会参与、群策群力、共治共享”原则,使“群众”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力军,努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。

责编:王萱晴

一审:周耀武、朱榕

二审:王琰

三审:王依
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